一、项目背景
尼木县作为拉萨重要的农业发展区域之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于提升本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旨在克服尼木县现有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科学规划和建设措施,打造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二、项目概况
建设范围:项目覆盖尼木县 [具体乡镇名称] 的 [具体面积] 农田,涉及 [具体村庄数量] 个村庄。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以及农田信息化建设工程。
三、验收依据
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文件:依据国家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方针以及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对于本地农业发展规划的相关文件,明确建设目标和验收方向。
技术标准与规范:遵循《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行业标准,以及水利、道路、生态等领域的相关技术规范,对各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
项目设计文件和合同:以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图纸、变更设计文件(如有)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为依据,确定验收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四、验收组织与程序
验收组织:成立了由尼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财政、水利、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及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代表、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竣工验收小组。验收小组成员涵盖了多领域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知识,确保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验收程序
土地平整工程:检查田块平整度、大小和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量田块高程差,查看土壤改良效果,评估是否满足机械化作业和灌溉排水需求。
灌溉与排水工程:检查灌溉渠道、管道的铺设质量,查看是否有渗漏、堵塞现象;对排水设施进行通水试验,检验其排水能力;检查灌溉水源保障情况和相关设备的运行状况。
田间道路工程:检查机耕道和生产路的路面质量、宽度、厚度,测试道路承载能力;查看道路与农田、村庄及周边交通的衔接情况,评估道路的通达性。
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检查农田防护林带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和防护效果;查看生态沟渠、水塘等生态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生态功能发挥情况;评估生态保护措施对减少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
农田信息化建设工程:检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情况,包括服务器、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测试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查看数据传输和处理功能是否正常;检查平台的农业生产决策支持功能是否完善。
资料审查: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进行全面审查,包括项目立项文件、招投标文件、施工过程记录、质量检验报告、竣工图、资金使用报告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现场检查:验收小组深入项目现场,对各项建设内容进行实地勘查和检测。
问题反馈与整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验收小组进行复查。
验收评定:根据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结合整改情况,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定。